程林远:现代戏有长也有短

发布日期:2022-12-05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29608

著名戏剧理论家郭光宇同志关于现代戏的论述,激发我有许多思考,自己总觉有很多话要说,但又说不好,真是,光宇说起来了,我想起来了;光宇搊起来了,我扛起来了。 

如今,讨论戏曲走势,戏曲怎样现代化是热门话题,现代化的戏曲究竟什么样子不得而知,很难具体说清楚。如果禁演传统戏,全是现代题材,全像我们见过的现代戏,那绝对是误解,假如将现代戏当作戏曲现代化的模板,则肯定是歧途。因为,绝大多数的现代戏并没有完全继承中国戏曲的美学特质,没有在变形、夸张、虚拟、程式以及时空自由领域与中国戏曲的艺术传统并轨,换句话说,即尚未戏曲化,未及写意,仍停留在话剧加唱、重于写实的阶段。像这样既有优势又有根本局限性的现代戏,如何能衍变为戏曲的理想形态,生成发展至戏曲的理想境界,怎么可以实现人们对艺术的终极关怀呢!

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目。

一、厥功甚伟 

现代戏的出现犹如石破天惊,一改旧貌,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统赶下舞台,让国家的主人翁成了舞台的主人公,描写的对象全变了,内容贴近时代,直接讴歌新生活、展现新风貌,塑造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思想的新形象。现代戏特别强化文艺的教育功能,上以化下、文以化人。现代戏不仅题材新,艺术形式也有新创造,表演方面创作了一些新的程式动作;歌唱方面吸纳歌曲歌剧手法,有了轮唱、重唱、变调移位;伴奏方面有了多管配置、交响混响、电声;舞台美术方面有了多种灯光、音响、字幕、效果、电子显示屏,还有旋转舞台,机关布景等等,一袭全新的舞台面貌。现代戏让古老的戏曲闪放着青春光辉。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到处洋溢着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给人以精神提振、感染鼓舞,既有黄钟大吕淋漓酣畅英风豪气,又有轻松悠扬小桥流水家长里短,让观众享受多少欢乐愉悦舒心惬意,一大批现代戏优秀剧目家喻户晓,一大批现代戏经典唱段到处传唱。

现代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里程碑式产品。现代戏对张扬中国精神的贡献、现代戏的宝贵创作经验都值得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现代戏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是古老戏曲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相适应的必然走势,也是戏曲与时俱进,进行脱胎换骨改革创新后进入的新阶段,出现的新气象,是天然而然的自然状态,非人为强加给中国戏曲的。因为现代戏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所以受到特别的重视与提倡。

红灯记4.jpg

豫剧《红灯记》

微信图片_20210831160221.jpg

豫剧《刘胡兰》

豫剧《小二黑结婚》剧照》 - 副本.png

豫剧《小二黑结婚》

现代戏的创作往往与基本观众的政治生活有密切关联,舞台上出现一波又一波的抗日战争的戏(《红灯记》《沙家浜》《刘胡兰》)、土改戏(《白毛女》)、剿匪反霸戏(《智取威虎山》)、宣传婚姻法的戏(《李二嫂改嫁》《小女婿》《刘巧儿》《罗汉钱》《小二黑结婚》)、抗美援朝的戏(《奇袭白虎团》《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戏(《冬去春来》《三里湾》《李双双》《人欢马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戏(《朝阳沟》)、农村实行新政策的戏(《倒霉大叔的婚事》《拾来的女婿》《倔公公与犟媳妇》)等等,不少剧目不仅内容美形式也美,很受观众欢迎,有些场次、有些片段、有些唱腔、有些表演、有些人物造型印入人心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愿意再听再看。现代戏常常打上写中心唱中心烙印,写中心唱中心的戏速成性、时效性强、总是带有一过性、不耐久,有的甚至粗制滥造。主管部门经常鼓励有更多的现代戏出现,不间断地举行调演、汇演、评奖,有些现代戏犹如猴子掰包谷,没有做到“十年磨一剑”,总在求量而不求质,仅仅满足于图解政策急功近利,当然保留不住。许多现代戏写的是真人真事,缺乏概括、集中、艺术提炼与深加工,还没有将生活典型转换成艺术典型,大多停留在直白粗浅的标语口号层面。

《朝阳沟》剧照.jpg

豫剧《朝阳沟》

IMG_3787.JPG

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

现代戏的最大优势就是题材。但题材并不决定一部作品的成败。像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李苦禅的画,并没有展现天安门、大会堂、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尽是自然界的掠影,竟赢得一片赞誉。尤其是齐白石的“螃蟹图”加题字“看你横行到几时”,一下子成为反对“四人帮”篡党集团的利器,老百姓好不痛快解气。《朝阳沟》算得上现代戏的常青树,着手编写至今60多年久演不衰,是不可复制的典型,它的成功不仅仅是题材尽占先机,而是有许许多多成功的因素:编剧与导演是一个人,两层创造同一方向加法用得好,几乎所有唱词通俗准确生动,人物造型性格鲜明,舞台调度情趣层出不穷,场场有滋有味,到处俱是闪光点。音乐设计既尊重传统又有革新创造,曲调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好学好唱。几位主要演员唱念表演功夫过硬,求本色不卖弄,角色创造完成得好。以上几个方面形成了合力,全剧是堆金垒玉般的艺术品,随便掂出任何一段唱(无论哪一稿)都好听,这是全国所有现代题材戏曲不可比拟的特例。

7d76647e3eaf4ced8d73012a85ab4951 - 副本.jpeg

京剧《智取威虎山》

t01d6142c949f1eb28c - 副本.jpg

京剧《奇袭白虎团》

二、知己知彼

现代戏的基本格律是话剧加唱,它是借鉴话剧而形成的戏曲新样式。话剧讲究真实,戏曲讲究虚拟,在美学原则上两者根本不是一条路。现代戏带有浓重的话剧痕迹,只有极少数剧目,例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解决的比较好,还有像“三扣门”“打电话”“打扑克”“骑自行车带人”“量体裁衣”“喂鸡喂鸭”等一些新的表演程式颇具匠心,但绝大多数剧目相去甚远。所以,经常听到人们要求现代戏要“戏曲化”,也就是说现代戏并没有完全具备戏曲的基本规律,换句话说,现代戏还没有归入戏曲之轨道。唱腔是贴上去的,有一些舞蹈场面也像补补丁,甚至有人说现代戏是用戏曲乐队伴奏的话剧演出而已,欠缺的是戏曲内在的韵律美。这问题很严重,它关系到话剧加唱与戏曲的根本形态不吻合的原则问题。戏曲必须是载歌载舞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戏曲要用程式规范一切,戏曲要夸张变形,戏曲要时空自由,这些方面现代戏做不到,或者做不好。

现代戏绝大多数比较重视内容美,不像传统戏那样重视形式美,重视装扮的多彩性,传统戏以表演为中心,讲究角的艺术,重视绝活、玩意儿。也许就是因为此,现代戏在演出市场的占有份额方面远远赶不上传统戏,现代戏红火的时间地点多是在调演汇演比赛场上或者特殊需要的时刻,平常各级院团无论专业非专业团体演出(尤其是下乡下厂矿)的剧目几乎清一色的传统戏,河南省唯一专门演现代戏的省豫剧三团经常上演的剧目当属《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倔公公与犟媳妇》以为经典,前些年,他们竟羡慕起传统戏的受欢迎度,曾经倾情打造《金瓶梅》以跻身传统戏演出行列,闹出一段蹩脚的插曲。现代戏的提倡者与现代戏的编演者看重的是教化,是宣传功能、认识功能、启迪效应、净化效应,观众需要的则是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老百姓甚至说现代戏是“布衫戏”,没有化妆没有打扮,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有的导演为了追求真实,将舞台弄得灰不喇唧、脏兮兮,毫无光鲜色彩之美感,怎么会赢人呢?出发点不一样,归宿自然就不一致。

《倔公公偏遇犟媳妇》.jpg

豫剧《倔公公偏遇犟媳妇》

就演出剧目而言,不仅在国内多是传统戏,出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就更不必说了,尽是传统戏,现代戏根本不在其列。外国人对中国戏曲的化妆、脸谱、服装、头饰,盔头、翎子、狐尾、髯口、道具等,对各种手势、台步、水袖、各式扇子、枪刀剑棍、翻跌筋斗,出手、变脸、喷火等技艺既惊异又喜爱充满神秘感。在外国朋友眼里《霸王别姬》中的西楚霸王和虞姬的造型,《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形象、《白蛇传》中白娘子与青儿的形象,众水族的开打,《红楼梦》的林黛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芦花荡》的张飞等等,又奇特又美不胜收,妙趣横生,让他们目不转睛目瞪口呆心旷神怡,时而屏住呼吸时而捧腹大笑。优秀传统戏的既考究细腻又大开大合纵横捭阖,现代戏缺乏这样的艺术魅力。不敢设想出国演出现代戏会是什么效果。

霸王别姬 - 副本.jpg

京剧《霸王别姬》

贵妃醉酒.jpg

京剧《贵妃醉酒》

在极“左”思潮盛行的时期,有人认为现代戏就是戏曲的一切,极力贬低传统戏,“以为,只有具备了直接教育作用和立竿见影的现实作用的作品才算有思想性,甚至把这种理解发展到极端,认为只有现代戏,甚至只有八个样板戏才有教育意义。实践证明,这种看法是有害的。”(何为语)只允许现代戏存在是割裂中国文化史的历史虚无主义,事实证明是万万不可取的,中国人民吃极左的苦头太多太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政策忽左忽右,就戏曲上演剧目来说,还是周恩来总理说得好“既要演传统戏,又要演现代戏”。1960年,中央文化部制定的“整理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三并举方针”既科学又全面,截止目前仍然在实行。老百姓看戏追求的是多方位的艺术享受,三并举剧目方针满足了他们。

传统戏剧目中,有偏重唱功的,有偏重做功的,有偏重念功的,有偏重武打的,各有侧重。有的大戏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全有,例如《龙凤呈祥》《秦香莲》等,有的大戏有文有武,例如《花木兰》《白蛇传》等。非常注重整体审美感觉,现代戏这方面的意识却相对薄弱。虽然现代戏中有《朝阳沟》《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成功的先例,但不等于凡是现代戏都好,同样是杨兰春编剧兼导演,现代戏《朝阳沟内转》就不成功,同样是常香玉主演,现代戏《柳河湾》就不成功。这说明,仅靠现代内容救不了戏曲。不是所有现代戏均有生命力。

常香玉《花木兰》.jpg

豫剧《花木兰》

常香玉《断桥》.jpg

豫剧《白蛇传》

三、刨根问底

中国戏曲的思想光芒绝非五四运动后、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而是与生俱来、一以贯之。戏曲刚刚形成的元代,第一位名剧作家关汉卿就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为老百姓鸣不平:“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并高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可以看作是戏曲为人民代言的典范。传统戏曲承载着劳苦大众许多心里寄托,人们喜爱的民族英雄、仗义的好汉、正直的清官、忠贞的男女、讲孝讲义的君子等心中偶像都通过戏曲舞台来展现。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表现为美必胜丑,最后胜利属于人民群众的乐观主义。往往以“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团圆之趣”的审美定式占主导方向,逮不住奸臣不煞戏。戏曲颂善惩恶,以德塑人,张扬完善自我的德性文化,充满道德主题、是宣传忠孝节义的良好阵地。它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巧妙结合,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融为一体,形成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样式,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元素之一。

4f2762b7509d4f0a8858240bd63ee9dd.jpeg

昆曲《窦娥冤》

诋毁传统戏曲是不公正的。

传统戏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那是因为帝王将相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是主角,虽说人民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大众总在台下或者隐于幕后,什么时候帝王将相不合百姓心愿了,才“揭竿而起”,等造反胜利改朝换代了,他们又连忙“退居二线”,所以,戏曲艺术观照的主体总是帝王将相,这应该纯属正常无可厚非。传统戏还是十分注意表现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爱恨情仇的,像窦娥、秦香莲、武大郎、时迁、赵五娘、孙玉娇、林秀英、张桂英、胡凤莲、颜查散及箫恩父女等等民间人物的戏,剧目不少,有声有色。

传统戏为才子佳人唱赞歌,那是因为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戏曲当然不例外。难道《西厢记》《必正与妙常》《牡丹亭》《梁祝》《白蛇传》《天仙配》演绎的故事不感人吗?男女主人公在一千年前八百年前那个时代敢于冲破封建藩篱,够勇敢够可贵了。难道都像“八个革命样板戏”只讲豪情,丝毫不涉及爱情,才是正路吗?

2cf5e0fe9925bc314554ff001c37f9b6ca137008.jpeg

黄梅戏《天仙配》

下载.jpg

越剧《梁祝》

用历史唯物主义审视,现代戏是中国戏曲前进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个分支,它的源是传统戏,传统戏是现代戏的母体。我们所说的现代戏其路线图,乃是经历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代新戏即时装新戏阶段,五四运动到建国再到今天的现代戏阶段。甚至也可以说《窦娥冤》《西厢记》是元代的现代戏,《牡丹亭》是明代的现代戏,《清忠谱》就是清朝的现代戏。站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理论高度的文艺工作者,具有辩证法的思维,不能沿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评价现代戏与传统戏孰优孰劣。

西厢记.jpg

越剧《西厢记》

201808021730361034.jpg

昆曲《牡丹亭》

从戏曲形成到昆曲成熟大约600年左右,戏曲才进入载歌载舞的完美阶段。从京剧形成到梅兰芳大踏步的全方位创造大约150年左右,戏曲上升到极具装饰美、华彩美的高度。现代戏的演进过程大约也有180年了,是否达到内涵与外延皆很美丽了呢?除极个别剧目可圈可点外,其他不敢恭维。

现代化的戏曲不仅仅是审美客体的嬗变、适应,肯定还有审美主体的需求、创造。

毋容置疑,现代化的戏曲必定更好看、更好听、更美妙,中国戏曲到底美在何处,妙在何方,这个关键问题要研究透彻。不可让现代戏肩负太重的承载,应该科学公允地评价戏曲现代戏。假如当初中国戏曲形成及完备时,就是现代戏这种形态,一没有虚拟性、二没有程式性,缺乏写意的神韵与境界,它有资格与古希腊悲喜剧与印度梵剧并列成为世界三大戏剧文化吗?它能够在理论层次上被世界所公认,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并列为全球三大演剧流派吗?它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能让华盛顿沸腾、莫斯科倾倒、巴黎痴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