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新”字了得 ——三读《新崔派艺术论》

发布日期:2022-12-03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15661

微信图片_20221203093659.jpg

    《新崔派艺术论》是杨奇先生的新作。他以崔兰田艺术成长及其审美开头,引导读者走进了张宝英的艺术成长及其审美,并延伸到张宝英的弟子们这一代的艺术成长及其审美,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崔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新崔派艺术的形成过程,站在历史的高度,勾勒出了三代豫剧人的百年舞台梦想,字字句句,篇篇页页,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读杨奇先生所著《新崔派艺术论》,至少有如下六点体会:

一、凸显了崔派艺术的文化自信

……

崔兰田是在旧时代受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入了梨园行,唱了戏,是咬着牙、顶着各种想象不到的磨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豫剧名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她就已经名播冀陕鲁豫,有了自己独创而被公认的艺术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社会、新制度的阳光沐浴下,迅速完成了由一个旧艺人向一个人民演员和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转换,不断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创排了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的现代戏,在文化传播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崔派艺术的舞台具象,既来自由她演出的原创或改编传统剧目,也来自由她演出的原创或移植现代戏,且两者结合,便无须怀疑地构筑起了崔派艺术的文化自信。杨奇先生在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时,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了以分析崔兰田所演剧目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之上,让读者一下子就可以领略到崔派艺术较为厚重的文化内涵。

二、阐述了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


……


      张宝英是崔兰田看重并持续培养的崔派艺术人才。长期以来,张宝英不仅与崔兰田同台演出,而且学演了崔兰田的主要代表剧目。崔兰田在培养张宝英的过程中,至少有三点做法值得推崇:一是在自己的艺术“黄金”档期,就开始推出张宝英,体现出无私、大爱的戏剧情怀;二是把有些剧目的主演位置让给张宝英,自己选做配演,甘愿为张宝英“绿叶扶红”;三是没有门户之见,不仅自己博采众长,还专门送张宝英向豫剧名家陈素真学习等。这样一来,张宝英不仅较早有了走向舞台中央的机会,而且也有了艺术实践上的自主性。崔兰田对张宝英的交代,道理很简单,即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要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打造最佳演出效果,而不是僵化的模仿。

微信图片_20221203094025.jpg

张宝英老师近照

  张宝英也不辜负崔兰田和观众的厚望,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形成了“灵魂”是崔派艺术,形态是新崔派艺术的张宝英式的舞台艺术呈现。


三、描绘了代有人才的勃勃生机

……


杨奇先生对新崔派艺术的论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从艺术审美上挖掘得也比较深。如新崔派艺术的源头在哪里?新崔派艺术的特点是什么?新崔派艺术的“立论”依据有哪些?等等。但最终归结到一点,杨奇先生集中表达的是崔派艺术人才没有断层,且以新崔派艺术代表人张宝英为崔派艺术传承推广为骨干力量,用40余年的时间,先后培养了多达65名崔派艺术的后继人才。而这些后继人才,遍布河南各主要豫剧院团,有的还来自新疆等地,形成了崔派艺术枝繁叶茂的人才队伍状况。《新崔派艺术论》对张宝英的成长过程及其艺术成果,几乎用了三分之二的笔墨,由此能看出来杨奇先生对新崔派艺术“立论”的基本出发点,即他是要告诉读者,戏曲艺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依靠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人才队伍优势,赋予崔派艺术和新崔派艺术新的艺术生命,使其真正成为整个豫剧艺术流派发展中的人才艺术和“活态”艺术。

四、提供了流派传承的研究思路

……

  戏曲艺术流派谁来传承?似乎比较容易回答。无非是做好规划,投入经费,再选准选好传承对象,并持续进行个别培养和重点打造就可以了。而戏曲艺术流派如何传承?回答起来就要困难一些。因为,一个人创造的艺术流派,既有它的艺术性,也有它的时代性。如果说艺术性可以赓续的话,那么时代性就不太去好解决。杨奇先生提出新崔派艺术的概念,正好解决了这个难点。即崔派艺术是崔兰田时代的产物,而新崔派艺术则是崔兰田后时代的产物。张宝英正是代表崔兰田后时代的崔派艺术的集大成者。她既传承着崔派艺术,也创新了崔派艺术,并逐步形成了拥有自身特色的新崔派艺术。

微信图片_20221203094030.jpg

张宝英为弟子(陈秀兰 崔玉萍 范静 王凤银)说戏

何以如此,首先在剧目编创上,张宝英刷新了崔派艺术,推出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其次在表现手段上,张宝英也刷新了崔派艺术,综合了包括陈素真在内的其他一些艺术家的艺术精华,并化为己有;第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张宝英也刷新了崔派艺术,如前述及,不负40年韶华,培养了65名弟子,就已经说明了新崔派艺术“立论”及其研究思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一“立论”和研究思路,显然是一个成熟的“立论”和思路,值得戏曲研究者学习和效仿。

五、推动了戏曲发展的理论创新

……

关于戏曲发展理论的创新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和统一的说法。豫剧艺术新老流派很多,原本是一个非常有利于豫剧艺术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也是可以进行理论梳理和理论创新的绝好契机。但是,类如《新崔派艺术论》这样的著述,在市面上并不多见。最为关键的是《新崔派艺术论》赋予的一个“新”字好生了得,这种对发展和创新了崔派艺术的“立论”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戏曲艺术流派和戏曲发展的理论创新。对崔派艺术赋予“新”字,既是对崔派艺术传承有序的首肯,也是对崔兰田弟子张宝英表演艺术的理论概括和高度浓缩。由此可以试想,有没有新陈(素真)派艺术、新阎(立品)派艺术、新马(金凤)派艺术、新常(香玉)派艺术、新桑(振君)派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出现,肯定会有,而需不需要以此方法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探索,显然,杨奇先生在他的著述中,从崔派艺术和新崔派艺术两厢比较等研究入手,为此提供了成功范式。所以,《新崔派艺术论》的着力点在弘扬崔派艺术,在推动崔派艺术,但是,也在影响着整个豫剧流派艺术和戏曲发展的研究,必须从理论创新上放大去看《新崔派艺术论》带给读者什么,带给豫剧界乃至戏曲界什么。

六、扩大了豫剧剧种的社会影响

……

      豫剧是河南的,也是河北、山东、陕西的,更是台湾宝岛乃至全国的。如山西太原、长治、阳泉等三个地市就保留着官办和民营豫剧院团。而且,豫剧的发展对全国地方剧种的影响,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中,也是有目共睹,十分深远而广泛。其中,包括崔派艺术和新崔派艺术的代表剧目,皆被其他地方剧种广为移植,并成为本剧种的特色剧目。《新崔派艺术论》的出版发行,进一步让豫剧爱好者,包括戏曲爱好者,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其形成过程及其审美特征,尤其是对整个豫剧剧目及其表演体系、声腔形态所做出的贡献。从书中可以看到,崔派艺术代表人崔兰田和新崔派艺术代表人张宝英,都是受到过国家层面的戏曲专家高度赞誉的豫剧名伶,都是具有开放意识,与全国许多地方剧种建立有相互学习借鉴关系和深厚感情纽带的艺术大家,“开门唱戏”是崔兰田和张宝英的一贯艺术追求。她们走到哪里,传播到哪里,学习到哪里的点点滴滴,在杨奇先生的著述中随处可见。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昔日的崔派艺术和今天的新崔派艺术。

微信图片_20221203094035.jpg

张宝英携弟子参加安阳元宵戏曲晚会(2018年于安阳)

总之,杨奇先生是具有研究崔派艺术和新崔派艺术资格的首选专家。这不只是因为他出版了包括《新崔派艺术论》在内的相关著作,而是因为他与崔兰田有过一段时间一起工作的经历,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注意上了对崔派艺术的资料积累。对张宝英创造的新崔派艺术,杨奇先生就更有发言权了,这也是因为他有长期与张宝英一起工作的经历。三读《新崔派艺术论》,你会发现杨奇先生是一个细心而肯下功夫的学者,只要你打开并愿意通读《新崔派艺术论》,你就能感受到杨奇先生严谨、求实、没有粉饰的治学态度。《新崔派艺术论》,不仅贯穿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落实”的撰写方式,而且穿插和引入的一些精辟论点及其旁证资料,读来也是唯实不虚而恰到好处。所以,我认为《新崔派艺术论》,既是崔派艺术的历史回放,也是新崔派艺术的未来展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被更多豫剧爱好者和戏曲爱好者认可和拥戴。

——2022年10月1日国庆节夜晚于太原

(作者简介:龚晋文,山西太原人,中药学教授,戏曲评论家,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