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 ——名中医专家齐作战话本草茵陈

发布日期:2025-02-26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12057

微信图片_20250220164657.jpg

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田耐里、绵茵陈等,在农村也叫白蒿,在田野、路旁、山坡和一些湿润的沙地里都能见到它,分布广,容易寻觅,即是草本药物,也是一种鲜美的野菜。茵陈,在正月里被人们争相采挖,或做备方入药或药膳、茶饮食之,同时,它的到来也告诉人们春暖花开时节也越来越近了。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医世家、医圣故里名中医专家、南阳市政协常委、南阳市名中医专家、优秀仲景国医传人、南阳曙光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齐作战话本草茵陈的健康养生之道。

微信图片_20250220164628.jpg

《魅力中国》:“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是在农村常听到的一种说法;亦有一两茵陈一两金的说法,请您给大家讲解下所蕴含的中医文化知识?

齐作战:相传在古代有位病人,到处求医问药,名医也无可奈何,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恰逢正月闹饥荒,误食用了茵陈这味草药,却阴差阳错治好了自己的病患。再次与名医相遇,名医也惊讶,看到该病患早已康复,便问吃了什么药求了哪位高医,答曰:未求,只因饥饿食了盈月的茵陈草。神医马上意识到这味药正是治好病人的良药,于是也前去挖取入药治疗相似病症的患者,但疗效不佳,在详细咨询下原来那位患者是在正月食用的茵陈,再向后则药效不佳了!

微信图片_20250220164648.jpg

在农村常听到“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的说法。其中所蕴含的中医药知识是:正月份的茵陈营养丰富,适宜食用和药用;二月份的茵陈逐渐老化,失去食用和药用价值;到了三月和四月,茵陈完全失去价值,只能当作柴火使用,入药的茵陈讲究道地,更讲究因时、应季节采挖炮制为要;除了药用早在古代就有吃茵陈(白蒿)的习惯,采来比较嫩的白蒿,清洗干净蒸菜、凉拌、炒菜、做茵陈窝头都行。 

一两茵陈一两金的说法说明其药材的道地,对症入药,往往则有事半功倍之效。

微信图片_20250220164641.jpg

《魅力中国》:茵陈在药里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齐作战:经冬不死,春时因陈根而生,故名“茵陈”。它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保肝护肝、降血脂、抗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内服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也可进行外用适量煎汤熏洗,适用于皮肤湿疹、瘙痒等。

600_820547c951edec3883a9ca0c59249e8c.jpg

《魅力中国》:茵陈在南阳民间有哪些药食同源的吃法?

齐作战:一、茵陈茶。将洗净的茵陈用制茶的工艺揉搓炒制后阴干,泡水饮用,有助于养肝护肝。可搭配蒲公英、金银花等本草,更能发挥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效果;二、茵陈鸡荷包蛋大枣汤。取茵陈15克,大枣6个去核,鸡蛋6个与适量冰糖一同煮水。此汤具有疏肝理气、祛风除湿、滋阴补肾、健脾和胃、补血养血等多重功效。三、粉蒸茵陈。将新鲜的茵陈洗净后与面粉充分混合,再上锅蒸熟,淋上由蒜泥、盐和香油调配的酱汁即可。但要注意,应适量食用,也可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食用。

茵陈作为本草的一种,在祖先的生活经验中得以为人民健康养生所用,一棵小草落入中医药宝库的大观园,彰显着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文/贾玉森 图/东山子 张丽丽 徐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