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秸画的文化传承与新生 ——专访秫秸画第七代传承人闫玉虎

发布日期:2023-03-01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17794

024cb4ed36f583f7728be99b060c270.jpg

       人物简介:

       闫玉虎,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8月29日生,15岁即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秫秸画的制作,至今从艺已有17余年,其作品运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独特的传统工艺和精湛的制作技巧,生动活泼,雅俗共享,深受群众的喜爱。其在从艺的17余年里,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为秫秸画的发扬光大和技艺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发明了高梁抽丝工艺法、镶嵌法等多种新工艺,使秫秸画的画面效果和精细程度,足以达到以假乱真,其制作的花鸟、动物、昆虫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作品古朴自然、高贵典雅,艺术感染力强。

        曾在第六届“中原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获优秀奖,并被中国教育电视、郑州电视台、周口电视台、周口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代表作品《寒雀图》《夹缝中生存》《红船精神》《毅丰安乐图》《杨柳入雀图》《大吉图》等几十幅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818162802.jpg

那些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在岁月更迭中,有的留存下来重获新生,有的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无处探寻。

那些为艺术赋予生命力的手艺人,历经世代风雨,有些人默然坚守探寻生机,有些人于困境中踟蹰前行。

与很多传统艺术一样,秫秸画在民间手艺人的手中延续至今。作为新生代传承人的闫玉虎,如今担负着秫秸画这项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自闫玉虎记事起,对秫秸画的制作就耳濡目染,从简单到复杂,从剪裁到拼贴,这一家传手艺印在了记忆中,也流传在了血脉里。从老一辈手中薪火相传,闫玉虎成为了秫秸画的传承者与守护者,也成为了非遗传承的新生代力量中的一脉。

881D6371.jpg

永不褪色的民间艺术

高粱是千百年来解决温饱的粮食作物,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艳丽的色彩而屡屡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得益于劳动人民物尽其用的智慧,田间地头的红高粱,在发挥食用价值的同时,其秸秆也为劳动者制作的特色工艺品提供了天然的原材料。

秫秸画,又称作高粱杆画,是汉民族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因使用高粱的秸秆作画而得名(秫即高粱)。秫秸画的制作工艺,源于民间流传已久的编席工艺,人们利用闲余时间,将编织席子所用的高粱杆的边角料,依其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并粘贴成画。

在闫玉虎早年的印象中,时常看父亲用秫秸编织炕席和制作秫秸画,然而,对于父亲制作的秫秸画,那时的闫玉虎并不是很认可,“像我爸他们这些传统的民间艺人做的画,在我那时候看来不是很形象,因为那时候的我感觉做得很逼真,那才是好的”。早先制作秫秸画,只是利用秫秸进行片状拼贴,没有光影变化和颜色过渡且手法简单粗糙,这些对于当时追求“形象逼真”的闫玉虎来说,无疑是不完美的。

881D6368.jpg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闫玉虎逐渐掌握秫秸画的传统制作工艺,也从父辈手中接过了秫秸画传承发展的重任。发挥自身学到的专业知识,闫玉虎利用高粱秆的天然色泽和材质,加以构想和设计,表现花鸟虫鱼、人物风景、城市地标等,传统意象加上现代元素,让秫秸画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栩栩如生。

除了技艺的提升,不断成长的闫玉虎,也对老一辈手艺人的技艺有了新的认识,他说:“那时候我对他们的作品带有一定的偏见,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到,其实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一些传统文化与形象,更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汲取营养,多跟他们学习一些传统的图案和造型的设计。”

取决于高粱杆特有的材质,秫秸画历久弥新,存放时间越久,颜色越丰富;而得益于闫玉虎的研究改进,秫秸画的传承与发展,也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881D6366.jpg

传统技艺的创新传承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考工记》有言:“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秫秸画的制作工序从高粱种植、收割、晒干、分色截断到秫秸浸泡、压平、刮薄,再到绘制底稿、分解,之后拼贴成板,除了依赖于自然馈赠的素材与色彩,还需要技艺熟练的制作者,付出足够的细心、耐心与用心。

然而,制作秫秸画的第一步为什么是会种高粱呢?闫玉虎说:“秫秸画采用的是高粱杆的天然色泽,然而高粱杆收割时的颜色与晒干后是不一样的,确定素材所需要的颜色,是很关键的一步。所以说第一步得会种高粱,要能把握高粱杆晒干之后它的颜色是什么样”。

881D6375.png

从学会种高粱到自己构思设计,闫玉虎在总结父辈延续下来的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总结发现。“因为秫秸的材质比较硬,之前的秫秸画,用剪刀剪出来的动物毛发,质感就会给人感觉比较呆板,而且秸秆厚度处理不好,层层堆在一起很厚,画就不是很形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闫玉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创新,发现了高梁杆的抽丝和刮边工艺。

881D6402.jpg

抽丝工艺将高粱杆的传统处理方法变得更为精细,制作得像发丝一样,从而做出来的动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而刮边法,在处理一些关键部位的颜色过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刮边法使得秫秸的颜色深浅有致,让画的色彩更丰富,更有层次感。不仅如此,在大学期间美术专业的学习,让闫玉虎对光影明暗、色彩过渡、画面构图有了全新、深入的认识,他将绘画的构图设计和层次处理融于秫秸画中,使这项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令人耳目一新。

一幅工艺较高的秫秸画由极多的细微片状、丝状秫秸零部件组构和融汇而成,其制作工序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这也决定了秫秸画无法批量生产,只能手工制作。从田间地头到制作台前,闫玉虎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因为他的坚持和守护,这个凝聚了手艺人辛勤与智慧的传统艺术,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红船.jpg 

新生代的非遗传承人

20226月,闫玉虎被评为“郑州非遗年度人物”,也是其中较为年轻的一代。闫玉虎感受到了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和对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重视,也愈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闫玉虎说:“秫秸画流传多年,有其流传的价值,我要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次获奖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要把非遗传承这条路走下去。”

作为非遗传承中的新生力量,闫玉虎为秫秸画的传承注入了新思路、新活力。在闫玉虎看来,非遗项目要传承下去,主要还在于大家的参与,“我们不能只是以非遗传承人的角色自己去走这条路,要让其他人也能够参与,体验传统技艺,感受非遗魅力,这样才符合非遗传承下去的一个趋势”。

因为只能手工制作的特性,工艺较高的秫秸画价格不低,并且产量不高,不仅经济效益有限,技艺传播也相对困难。闫玉虎从研学培训和材料研发上入手,力求能把一些复杂的秫秸画简单化,例如十二生肖、花草动物等,让普通人也能动手制作,这样不仅利于秫秸画的市场推广,也提高了秫秸画的传播度与影响力。 881D6378.jpg

民间技艺不仅需要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而且更需要创新,需要设计,需要走入生活。尽管大学时期的专业学习和美术深造,让闫玉虎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思路和更为专业的制作技艺,然而,只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基于传统、源于生活的创新与完善,才能让秫秸画更好地成为根植情感、承载历史的艺术作品,更好地呈现非遗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881D6393.jpg

如今非遗传承越来越受重视,不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非遗传承人,逐渐成为了传统文化延续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思潮与老手艺不断碰撞出创意火花,更多人开始了解非遗、重视非遗、爱上非遗。如同闫玉虎一样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他们用热爱与坚守,点亮了梦想的未来,也照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本刊记者李双  图/闫玉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