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本草

发布日期:2022-12-05 作者:魅力中国杂志社 点击:26434

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都有以植物入药的做法。在中国,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早在二世纪就出现了系统记录分析植物药的《神农本草经》。从那时候起,人们把可以入药的所有植物统称为本草。此后,“本草”就成为了人们理解与表达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代名词。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前段时间整理写过的关于植物的文章,发现很多花本即药,采撷几朵于君共赏。

pic_5tu_big_202003192347238044.jpg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辛夷别名木兰、木笔、紫玉兰、木莲、女郎花等。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含苞待放时,很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所以王维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裴迪也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其实最早提到木兰花的文字该是《离骚》里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司马迁赞美屈原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所以能被屈子称颂的事物该是志趣高洁足以当得上君子的。他将木兰与菊花对举,亦可证两者品质相当。菊花被历代文人墨客追捧,并经过长久的文学积淀成为中华文化里的一种独特符号,她所代表崇高品格自不待言,那么,木兰坠露,自然也是一种晶莹剔透的美好圣洁。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专门作诗赞美木兰花,“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木兰花开放时,花朵傲立枝头,又因为她是先开花,花谢后才长叶,所以木兰花开时满树纯净,素艳相宜,正如脂粉佳人,款款而来,让人心向往之,“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472e6e458ea2058b4520fb211e57bfd0.jpg

只是这动人的女郎花怎么又成了辛夷花呢?相传,古代有一秦姓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昏头痛,鼻子流脓流涕,腥臭难闻,四处求医,均无效果,十分苦恼。这个举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鼻病。后来,在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他遇见一白发老人告诉他:“你这病不难治,我给你介绍个验方,只要你坚持治疗,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个月,就能治好。”他听了很高兴,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见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叶灌木上采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说:“就是这种药,你每天早晚采几朵,煮着鸡蛋吃。用不了一个月,准能治好你的病。”于是,他遵照医嘱,连服半月,果然积年鼻疾霍然告愈。举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药种子带回家去,种在房前屋后,遇到有鼻疾的人,就用这种药给人治病,都收到了显著疗效。后来,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人们问:“这种药很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叫什么名字?”他忘了问老人,于是心想这是辛戌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便答道:“这药,就叫辛夷花。”

《本草纲目》记载:“辛夷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重重有青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主鼻渊,风寒感冒之头痛。”《本草经疏》:“辛夷,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野,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歪、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眩冒及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风主动摇之象故也,风邪散,中气温,则九窍通矣。大风之中人,则毛发脱落,风湿之浸淫,则肠胃生虫,散风行湿,则须发生而虫自去矣。”

做花能解语,入药可祛病,我总觉得单是“辛夷”这两个字,读来就让人心旷神怡。 

fc8252155b3749b5bf9fba3c3865e2f2.jpeg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

合欢,读来就叫人心暖,仿佛这简单的两个字包含了所有的幸福。李渔在《闲情偶寄》上说:“此树朝开暮合,每至黄昏,枝叶互相交结,是名合欢。”想,每每黄昏日落,合欢树对生的小叶子紧紧闭合,如夫妇相拥而眠,晨曦四溢时又悄然开放,如情人携手相对,笑意恬恬。合欢树形姿势优美,叶形雅致,树冠开阔,入夏绿荫清幽,树影婆娑,羽状复叶昼开夜合,十分清奇。合欢不仅树美花更美,元好问说,“吐尖绒缕湿胭脂。淡红滋。艳金丝。画出春风,人面小桃枝。”夏日里合欢粉红色花朵,丝丝吐艳,其上半白,下半淡红,三垂如丝,轻盈柔软,犹如绒花,十分美丽,也如佳人淡妆轻施的脸庞,娇艳动人。清风拂来,绿叶红花,相伴轻舞,让人心旌摇曳。合欢树是落叶乔木,《南越笔记》说它似梧桐,枝柔弱,叶细而繁,每每有风吹来,叶子之间不相连缀,依次波动。朝开暮合,因此也叫合昏、夜合。“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这几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的描述了合欢花的特性,她迎风露而开,不减春色,任明月多情,却忠贞不渝,芳心不改,一如痴情的少女,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美丽又坚定。

0035035778291868_b.jpg

合欢花不仅有形有色,而且香气袭人,闻之宁心安神。《本草纲目》上说,合欢花味甘、性平,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嵇康在《养生论》中也提到“合欢蠲忿,萱草忘忧”,难怪纳兰在词里写道“对此能蠲忿,旋移迎小楹”中医还认为:合欢花能舒郁、理气,《红楼梦》第38回中提到黛玉吃了点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疼,想喝点烧酒,宝玉便吩咐将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古人的生活中总是充满智慧与诗意,合欢花酒既能发挥药效,又充满着诗情画意,酒的醇香中带着花的清香。我愿意相信那就酒樽中还婉转着轻柔的合欢花,黛玉这仙姿奇绝的娇弱佳人,正称得上这合欢花的美好。

0012025152338249_b.jpg

    春深百卉过芬芳,雕槛惟余芍药香

芍药,又名:离草、余容、可离、婪尾春。据说,远在夏商周时期,芍药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宋朝郑樵《通志略》记载:“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秦朝,东汉西汉时期人们开始尝试食用和药用芍药。《诗经·国风·郑风·溱洧 》里有这样的记载:“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里的“勺药 ”,就是芍药名字的真正来源。古代的上巳节,在晚春,先秦郑国有在水边用流水和草药祛除污垢疾病的风俗。所以诗经里的男女相约在河边,临别时,互相送了最美的芍药花。

0035035758021563_b.jpg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芍药的培育已经比较成熟。唐朝牡丹盛行,中唐以后,牡丹花的欣赏开始盛行,牡丹木本,花似芍药,植株相对高大。很多新品种的牡丹花,也是牡丹和芍药互相嫁接而来,形成了更高大壮美的品种。但是牡丹花开在晚春,牡丹开谢,芍药花却以草本的姿态,娇艳的花朵延续到夏天。虽然刘禹锡也说和牡丹比起来,芍药草本纤细,属于娇艳缺少格调,罗隐说芍药只能做牡丹的陪衬,但是真正牡丹开谢时,芍药如锦,层层叠叠,飘逸随性,一派天真,自在烂漫,是不能忽视的清新美艳的夏日风情。唐朝后期牡丹开始退让而芍药逐渐兴盛起来到了宋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朝芍药甲天下”。当时,扬州属地的芍药最为出名,有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高邮人秦观,禀赋着扬州特有的情致,将景语融化成情语,姜夔作《扬州慢》,最后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更是以红药无主烘托出兵乱后的扬州繁华寥落,最为沉痛。

7472447_7472447_1303978495125_mthumb.jpg

芍药历代为道家医家所重视,野生的芍药不够采集,人工种植的芍药就流行。传说先秦时代的神仙安期生,就是专门用芍药制成药丸,用酒吃几颗,就翻山越岭。当然这是芍药益气的功能被神化。但是,聪明的古人开始发现芍药的药用价值了,适当吃上一点可以调理身体,尤其是女人,所以芍药被誉为女科之花。芍药花有赤芍药和白芍药两种。赤芍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白芍有养肝阴、除肝火和滋肝血的功效。《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做花能解语,入药可祛疾,植物与药,植物与人,人与药有着奇异的共通之理,正是中医的独特之处:人们于一味药中,便可见河岳山川、大千世界、妙手仁心。(文/翟远烨